<ruby id="rptpt"><mark id="rptpt"><progress id="rptpt"></progress></mark></ruby>

<track id="rptpt"><strike id="rptpt"></strike></track><pre id="rptpt"></pre>

<ruby id="rptpt"></ruby>
    <cite id="rptpt"><mark id="rptpt"><thead id="rptpt"></thead></mark></cite>
    <ruby id="rptpt"><mark id="rptpt"><thead id="rptpt"></thead></mark></ruby>

      <p id="rptpt"><del id="rptpt"></del></p><del id="rptpt"><mark id="rptpt"></mark></del><p id="rptpt"></p>

          HOME ? | ? ABOUT ?
          您現在的位置:主頁 > 新聞中心 > 新聞動態 >

          上半年國內鉀肥市場綜述:“身份”的變革

          時間:2014-12-24 15:53來源:未知 作者:admin 點擊:

           2014年上半年的國內鉀肥市場猶如滑過一段波峰并不算明顯的拋物線。一季度在氮肥和磷肥均暗淡無光時,受海運和邊貿進口鉀肥到貨速度和數量雙重下降的影響,結轉庫存均較低的各類渠道競相搶貨,部分品種的供應短缺推高了鉀肥整體報價,市場一度呈現一貨難求的火爆場面,價格也一路漲至峰值。 

           
            到了二季度傳統淡季,隨著到貨量的增加,供過于求的局面又成為主導,價格也不可避免的走向波谷。而在這每年都看似相同的市場淡旺季交替之下,2014年中國鉀肥市場的供應格局,其實已經在悄然的發生了變化。 
           
            海運: “土豪紅利”正在消失 
           
            曾幾何時,海運進口鉀肥因為能夠壟斷價格,而在市場上享受著絕對的“土豪”地位。聯合談判機制決定了市場缺乏競爭,供需的不對等保證了鉀肥經營者的利潤空間。而今,雖然談判機制和供應格局仍然未有改變,但供過于求的市場現狀已經無法遏制價格的節節下滑。 
           
            2013年鉀肥市場的慘淡仍令港口大貿易商們記憶猶新,大合同談判剛剛結束,海運進口鉀肥的集中到貨和2012年近600萬噸的結轉庫存,令下游市場一時難以消化,貿易商們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手里幾萬噸的新貨源隨行就市。 
           
            經過了這一次價格的波動,進入2014年后,盡管鉀肥是春季國內肥料市場的一枝獨秀,但是多數貿易商仍堅持謹慎拿貨,隨進隨銷。而事實也證明了,謹慎永遠都是明智的選擇。2014年國內鉀肥市場在經過了一季度短暫的行情向好之后,進入二季度,由于大合同的集中到貨,加之時逢傳統淡季,化肥市場整體銷售情況較差,下游復合肥廠整體開工率僅不足4成。受買漲不買跌的心理影響,原料采購十分謹慎,觀望情緒較濃。另外,自年初以來,國內尿素價格一路下跌,這令氮肥在單質養分比價中價格優勢增加。因此,下游復合肥廠集中生產高氮型復合肥,這也影響了一部分鉀肥需求。 
           
            據海關數據顯示,1~5月中國進口氯化鉀總計331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1.2%。其中,來自俄羅斯的進口量為87.9萬噸,位居首位,但較去年同期同比下14.4%;來自以色列的進口量為84.55萬噸,同比增長5.6%,位居第二位;來自加拿大的進口量為58.3萬噸,同比下降36.3%;來自約旦的進口量為30.46萬噸,同比增長128.7%;來自德國的進口量為9.7萬噸,同比下降35.9%。從國際供應商的市場份額變化中不難看出,擁有一定價格優勢的以鉀和約旦鉀肥,在二季度市場又陷入拼價的時候,顯示出其競爭優勢。截止6月末,以白鉀為例,港口報價已由年初時的2150元(噸價,下同)下跌到2000元左右。且鹽湖剛剛召開過客戶會議,近期即將出臺新價格,市場預期還將有80-100元的跌幅,屆時新價格也將對港口報價形成倒逼。不過,港口的一級貿易商們并不害怕,他們已經在這次的價格風暴來臨之前將手中的囤貨銷售殆盡.謹慎操作雖然在一季度行情好時沒讓他們賺到太多錢,但也避免了在二季度市場陷入熊市后,只能割肉自拔。畢竟土豪時代已經過去了,不能一味追求紅利,在目前的市場競爭中,只要不虧錢,利潤壓縮一些,已經是贏家了。 
           
            國產:從保守主義轉向數量優先 
           
            2014年1-5月,中國國產鉀肥產量總計201.3萬噸(折純K2O),較去年同期同比下降6.0%。今年春季氣溫較低青海地區多數企業復工時間推后.另外二季度57%等低含量氯化鉀價格大幅下跌至瀕臨成本線導致青海地區部分小廠停工停車這是上半年國產鉀肥產量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的兩個主要因素.不過,作為國產鉀肥的龍頭企業,青海鹽湖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共生產氯化鉀183.04萬噸,較去年同期大幅上漲.同時公司銷售氯化鉀180.80萬噸,產銷基本平衡。 
           
            在去年9月17日,鹽湖曾發布公告稱,新建百萬噸氯化鉀項目建成,投料試車并產出產品。截止2013年年底,新裝置累計生產氯化鉀21萬噸。今年2月底鹽湖復工以來,基本保持滿負荷生產,計劃年產量達到450萬噸。為了配合新增的100萬噸產能,年初時鹽湖調整了銷售戰略。以往其產品只通過子公司進行銷售,今年在山東、湖南、四川等化肥主產區與銷售渠道較為成熟的中農、中化、黑龍江倍豐、四川匯力、四川鎣峰、天景匯宇等多家大型實力連鎖和生產企業成立合資公司共同銷售。在增加銷量,擴大渠道占有率的同時,又能借助合資企業的倉儲能力,減少庫存壓力。同時,在運輸方面年初至今,礦產、煤炭等行業的低迷,給青海地區鉀肥外發提供了更多的車皮保證,這也是上半年以鹽湖為首的國產鉀肥鋪貨速度較快的原因之一。 
           
            從上半年的銷量來看鹽湖打破原有銷售模式轉向數量優先的這步棋走的很明智,在市場占有率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一些貿易商表示以前銷售時首推進口鉀肥現在要反過來強調國產鉀肥的優勢。不過,在銷量大幅增加的同時,由于二季度氯化鉀售價的下滑,鹽湖的利潤空間也在進一步壓縮。7月15日鹽湖股份發布上半年年度業績預告,氯化鉀銷售價格的大幅下降(不含稅價格下降467元),導致公司凈利潤下滑。上半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預計約為3.29億至5.75億,與去年同期實現的凈利潤8.22億元相比下降30%-60%。 
           
            中國鉀肥市場經過多年優勝劣汰的沉淀已經形成一定的供應格局任何一方想要打破原有模式擴大其市場占有率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也許鹽湖從新建新增產能的那一刻起就做好了以銷量抵消低價帶來利潤下滑的準備.畢竟這在鉀肥市場中并不罕見去年7月30日在俄羅斯烏拉爾鉀肥退出BPC銷售聯盟的當天其CEO發表公開聲明稱為了提高市場占有率烏鉀將由過去限產保價的銷售策略改為以量取勝.在隨后的近一年時間里烏鉀憑借價格優勢活躍于全球各地市場.不過作為全球產量最大、生產成本最低的鉀肥寡頭,烏鉀的確有實力和能力通過短期的自殺式拼價方式,把新增產能擠出市場,消除潛在競爭隱患??勺鳛榭扇苄遭淃}資源極度匱乏的中國,一味的追求上量究竟是令人拍手稱贊的民族豪情,還只是殺雞取卵的曇花一現,就不得而知了 
           
            邊貿:是否終將成為“私人定制” 
           
            2013年四季度是國內鉀肥市場回暖的轉折點。9月底東北市場進入備貨旺季,但是作為保障該市場鉀肥供應的主要渠道,邊貿陸運受俄羅斯鐵路修整以及口岸灌裝速度較慢等因素影響,到貨量較往年同期大幅減少。進入2014年后,這一情況仍未得到改善。據海關數據顯示,1-5月通過鐵路來自俄羅斯的邊貿陸運鉀肥進口總量為51.96萬噸,較去年同期進口量減少超過一半。盡管俄羅斯境內的鐵路已經修整完畢,口岸的灌裝也由人工升級到機器作業,但是因為中國鉀肥市場價格的低廉,俄羅斯人更愿意將貨物賣到價格更好的巴西和歐美市場。正是這東北市場30萬噸的鉀肥供應缺口,帶動了2013年四季度以及2014年一季度國內鉀肥市場的整體熱銷。 
           
            回顧邊貿陸運的發展歷程,這一國內鉀肥主要的供貨渠道讓很多人都覺得有些神秘的。從90年代起自今,邊貿鉀肥已經走過了近20個年頭。在中國和俄羅斯之間數千里的地面邊界上,滿洲里、綏芬河、二連浩特和阿拉山口都曾活躍著陸運進口商的身影。在邊貿鉀肥剛剛興起時,20多家貿易公司各行其道,議價權較為分散,加之換裝和灌裝能力落后,產品質量總得不到保證。那時候的邊貿鉀肥,并不被海運和國產這種“土豪”和“正規軍”所正視。直到2006年,邊貿鉀肥進口協調委員會成立,協調進口相關事宜,并延續至今。有了統一對外談判口徑的邊貿鉀肥迅猛崛起, 2006年通過鐵路陸運來自俄羅斯的鉀肥進口量達到247萬噸,較2005年同期同比增長53%。有了轉折性的2006年做為基礎,到2007年底,邊貿進口量達到330萬噸左右,較2005年的180萬噸幾乎增長一倍。邊貿陸運也由“販子”華麗轉身,一度成為能與海運、國產三分天下的新生代力量。 
           
            因為擁有一定的價格優勢和到貨的靈活性,邊貿貨源曾經一度由東北市場流入華北、華東和華中市場。不過邊貿鉀肥的路走得并不平坦,鐵路運費的逐年上漲嚴重限制了發貨半徑。另外,為了配合中國鉀肥大合同談判的統一對外口徑,在每年的海運大合同談判達成一致前,陸運鉀肥并沒有價格參考值。只能在大合同價格確定后,陸運雙方再參考大合同制定價格。運輸成本的增加和定價權的受限,限制了邊貿貨源的銷售范圍,如果未來沒有合理的政策補貼出臺,這一一度三分中國鉀肥市場的供應渠道,或許又只能回歸到東北地區的“私人定制”。 
           
            硫酸鉀:持續熱銷成就了誰的碧海藍天 
           
            硫酸鉀無疑是2014年上半年肥料界的寵兒,且這一地位預計在年底前仍難以被撼動。 
           
            2014年上半年,傳統復合肥整體銷售情況較為低迷,但是硝硫基復合肥和水溶肥的熱銷增加了硫酸鉀的需求量。國內加工型硫酸鉀企業自2013年下半年起,行情開始向好。但是經歷了前期近7年的行業持續低迷,許多裝置閑置太久 市場回暖后,恢復生產還需要過程。另外,副產品鹽酸的銷售困難,也是限制硫酸鉀企業產能釋放的主要因素之一。據統計,上半年硫酸鉀總體平均開工率徘徊在6成左右。做為資源型硫酸鉀生產的龍頭企業,新疆羅布泊鉀肥1-6月平均日產量達5000噸,但可供訂單仍十分緊張。6月底羅鉀進入停車檢修期,預計9月恢復生產,市場上可供貨源將進一步減少。目前,曼海姆法硫酸鉀生產企業已有訂單多排至1-2個月后,主發前期訂單,基本無庫存,部分企業限量接新單。 
           
            而硫酸鉀貨源緊張也不是中國市場的專利,放眼上半年全球鉀肥市場,美國、歐洲以及東南亞的硫酸鉀報價,都因為貨源偏緊而水漲船高。中國新年度鉀肥出口關稅調整后,硫酸鉀出口每噸加上600元關稅,出口商仍有利可圖,這也使得上半年中國硫酸鉀出口量大幅增長。據海關數據顯示,1-5月中國出口硫酸鉀總計1.37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幅超過100倍。 
           
            硫酸鉀的熱銷引來了業內多方關注,青海地區部分氯化鉀生產企業和內地一些大型復合肥企業紛紛新上硫酸鉀裝置。僅青海地區,年底前預計就可以釋放出超過40萬噸的新增產能。而現有硫酸鉀企業的增產、擴產計劃也在相繼啟動?;蛟S用不了太久,當新增產能產品集中涌向市場時,硫酸鉀的寵兒地位也會隨之蕩然無存。畢竟在市場經濟的競爭浪潮中,價格的主導,最終只能交還給供需雙方。 

          關于立山| 設備分類| 污泥(畜禽糞便)成套設備| 成功案例| 聯系我們|

          公司地址:吉林省四平市鐵西區北新華大街120號

          吉公網安備 22030202000019號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ruby id="rptpt"><mark id="rptpt"><progress id="rptpt"></progress></mark></ruby>

          <track id="rptpt"><strike id="rptpt"></strike></track><pre id="rptpt"></pre>

          <ruby id="rptpt"></ruby>
            <cite id="rptpt"><mark id="rptpt"><thead id="rptpt"></thead></mark></cite>
            <ruby id="rptpt"><mark id="rptpt"><thead id="rptpt"></thead></mark></ruby>

              <p id="rptpt"><del id="rptpt"></del></p><del id="rptpt"><mark id="rptpt"></mark></del><p id="rptpt"></p>